《应用昆虫学报》

文章标题:贵州省高粱田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及其空间分布研究

文章作者:徐建霞,向中华,徐海英,丁延庆,曹宁,程斌,高旭,李文贞,张立异
关 键 词:草地贪夜蛾;高粱;空间分布;抽样模型;序贯抽样
文章摘要:

   【目的】 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迁飞性的重大农业害虫,近年来在贵州高粱田发生为害严重。明确其在高粱田中的发生规律及空间分布,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【方法】 20226-7在贵州省安顺、贵阳、黔西、金沙和仁怀5个地区开展田间调查,采用6聚集度指标、Taylor幂法和Iwao聚集格局回归分析法,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。【结果】 田间调查发现,在高粱6-9叶生长期,草地贪夜蛾幼虫主要啃食叶片,导致叶片出现不规则孔洞或缺损;5个调查地区高粱田中多为低龄幼虫(1-3龄),高龄幼虫(4-6龄)较少,且南部地区(安顺、贵阳)的幼虫数量和密度显著P < 0.05高于偏北部地区(黔西、金沙和仁怀)。空间分布指数表明,草地贪夜蛾幼虫在高粱田中呈聚集分布。高粱植株受害率与幼虫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 = 0.972 9P < 0.01,回归方程为y = 54.646 0x + 5.232 8R² = 0.946 5)。基于空间分布型分析,提出幼虫密度的理论抽样模型N = (3.84 / D²)(1.945 8 / x﹣0.664 9),明确了在不同虫害密度和允许误差范围下的抽样高粱株数;根据幼虫密度防治指标,得出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序贯抽样区间计算公式为TIwao(n) = 0.27n ± 1.96【结论】 在贵州高粱6-9叶期,草地贪夜蛾幼虫以1-3龄为主,呈聚集分布,南部虫害较为严重。研究还提出了基于虫害密度的序贯抽样模型和防治指标,为田间监测及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