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应用昆虫学报》

文章标题: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

文章作者:管 云1** 钱凌寒1, 2** 崔 灿1 刁碧群1 林小军1 李慎磊1, 2***
关 键 词:叉角厉蝽;斜纹夜蛾;捕食能力;捕食功能反应;搜寻效应;田间防控
文章摘要:

目的 探明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捕食能力,为叉角厉蝽应用于田间防治能达到理想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。方法 以养虫盒为测试容器,在室内设叉角厉蝽不同虫龄(1头/盒)捕食不同密度的斜纹夜蛾低龄(2龄)、中龄(4龄)和高龄(6龄)幼虫,统计叉角厉蝽不同组合的捕食量并进行相关分析。采用捕食功能反应的方法评估叉角厉蝽3龄、4龄、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斜纹夜蛾低龄、中龄和高龄幼虫的捕食能力、捕食效能和搜寻效应。结果 所有虫龄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各龄期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。在低龄幼虫捕食中,各虫龄叉角厉蝽日均捕食量最高为5.6-7.0头,捕食率随密度升高下降幅度为45.00%-58.33%,5龄若虫在高密度下捕食率显著高于3龄若虫(P<0.05)。在中龄幼虫捕食中,各虫龄叉角厉蝽日均捕食量最高为4.6-6.6头,捕食率随密度升高下降幅度为48.33%-65.00%,5龄若虫和雌成虫的捕食率显著高于3龄若虫(P<0.05)。在高龄幼虫捕食中,各虫龄叉角厉蝽日均捕食量最高为4.0-5.4头,捕食率随密度升高下降幅度为50.00%-58.33%,5龄若虫和雌成虫的捕食率显著高于3龄若虫(P<0.05)。针对低龄和中龄幼虫,反映捕食效能的综合指标(a/Th)和日最大捕食量(1/Th)呈现叉角厉蝽龄期递增规律,而针对高龄幼虫,捕食效能强弱顺序为5龄若虫>雌成虫>4龄若虫>3龄若虫。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搜寻效应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,在同一猎物密度下叉角厉蝽的搜寻效应表现为雌成虫和5龄若虫最为突出,但各虫龄叉角厉蝽随着斜纹夜蛾幼虫虫龄增长,搜寻效应逐渐下降。结论 在田间应用时,优先选择在斜纹夜蛾种群处于幼虫早期阶段进行释放,并考虑田间应用的长效防控,建议选择叉角厉蝽5龄若虫。